监管部门调研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 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或将下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降低行业发展运行隐患,监管部门聚焦人身险公司利差损风险。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日组织保险业协会及20余家保险公司召开座谈会,调研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负债与资产匹配等情况。

业内专家表示,此举体现出监管部门对人身险公司负债成本合理性的关注,将推动人身险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负债质量管理。

关注利差损风险

近年来,伴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加之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储蓄型保险产品尤其是增额终身寿险走俏市场。但部分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险企在银保、互联网等渠道销售的增额终身寿险内部收益率(IRR)较高,部分产品IRR甚至接近3.5%。

财通证券分析师夏昌盛表示,由于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等于IRR加上附加费用率,较高的IRR直接从产品定价层面压降了费用率,导致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低于实际费用率,需要用5%乃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才能维持产品的正利润。但在长期利率呈下行趋势且外部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部分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难以覆盖如此激进的定价利率。

精算视觉创始人牟剑群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长期人身险产品大多为普通型,收益全部是保证的。尤其是增额终身寿险这一类产品,现金价值后期增速很快,这部分金额会算入保险公司的负债。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想要长期覆盖高成本的保证投资收益,难度是非常大的。假如未来利率下行较多,导致保险公司投资端的收益无法覆盖负债端的成本,就会使保险公司陷入利差损风险之中。”

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此前发布的《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2》提出,在长期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以固定收益类投资为主的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将有所下降,到期资产和新增资产无法持续原有的收益率,但负债成本相对刚性,将导致利差逐步收窄,存在较大再投资风险和利差损风险。

“保险公司为了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发销售的普通寿险和分红险的预定利率一般按照监管规定的上限确定,万能险的结算利率甚至更高一些。在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利差损风险值得重视。”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西方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